北欧四国刷护照游中国,瑞典人独坐签证大厅!外交官:这事得“双向奔赴”

0
回复
28
查看
[复制链接]

392

主题

413

帖子

1859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859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哥本哈根飞北京的航班刚落地,丹麦游客卡尔森掏出护照在自助通道“滴”了一声就进了关,而同机的瑞典游客安德森却被拦下来,面对一沓20页的签证申请表直挠头——同样的北欧面孔,不同的入境待遇。 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7月底,中国宣布对丹麦、挪威、芬兰、冰岛四国开放15天免签的第二天。北欧五国里,瑞典成了唯一的“例外”。

这不是第一次了。 早在2024年11月,中国对挪威、芬兰等9国开放免签时,瑞典就落了单;2025年5月新增拉美国家名单,瑞典依然榜上无名。 到了7月30日,北欧四国正式拿到长期免签通行证,瑞典彻底被划在了红线外。有人说,中国这是故意给瑞典“穿小鞋”。


但翻开外交记录,答案明明白白:免签从来不是“撒糖”,而是双边关系的“体检报告”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崔洪建说得直接:“想拿免签福利,先得在台湾问题、人权争议上别踩雷。 ”瑞典偏偏把雷踩了个遍。

2020年,它紧跟美国以“安全风险”为由,把华为5G设备赶出市场。 哪怕华为2025年再次上诉,瑞典法院仍坚持拆除已安装的设备,导致华为损失惨重。 更让中国恼火的是政治挑衅——2025年初,瑞典政府发布涉疆报告,声称新疆存在“强迫劳动”,还纵容媒体播放辱华节目。 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:瑞典不仅支持台湾拓展“国际空间”,还默许政客窜访台湾,直接捅了中国核心利益的马蜂窝。

反观其他北欧国家,全是“优等生”。 挪威和中国在北极科考、能源项目上紧密合作;芬兰第一个和中国签了“一带一路”联合文件;丹麦对华出口连年增长;连冰岛都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合作。 一边是诚意满满的伙伴,一边是“吃饭砸锅”的队友,免签名单的差异早埋下了伏笔。这种区别对待仅仅是旅游不便吗? 瑞典旅行社Rolfs的数据很扎心:以前每周发3个赴华旅游团,现在一年凑不出10个团。

邻国挪威的游客却乐坏了:“免签省了跑两趟大使馆的麻烦! ”商务人士更头疼:同样赶北京展会,丹麦企业拎包就走,瑞典人得提前7天申请签证,每人交1100-1800克朗(约合人民币750-1200元)。 沃尔沃、宜家这些深耕中国的瑞典企业,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享受便利,自己员工的差旅成本却翻倍。更微妙的是外交信号。


瑞典是欧盟内仅有的三个未获免签的国家之一,和立陶宛、捷克并列——而立陶宛正因为允许台湾设“代表处”被中国制裁。 2025年,瑞典即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,中国选在这个时间点“精准排除”,被外媒解读为“软实力敲打”:想当欧洲领头羊? 先摆正对华态度。中国的外交工具箱里,免签成了一张新王牌。

2024年对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开放免签后,双边贸易额飙升;反手给瑞典设卡,则让科技企业准入门槛同步提高。 这种“杠杆效应”连西方学者都感叹:以前总是欧美用签证施压,如今攻守易形了。被孤立的滋味有多难受? 看看数据:2024年,2000万外国人免签来华,占入境游客的三分之一。 瑞典游客却困在繁琐流程里,连10天过境免签也只能从指定口岸入境。


瑞典民众的心理落差更大——1950年它曾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,1982年又首个与中国签投资保护协定,如今却成了“北欧弃子”。北京的签证大厅里,安德森还在填第15项表格:“我同事在挪威总部,上周刚去上海喝了咖啡。 ”他苦笑着对窗口抱怨,“我们真成了北欧的‘二等公民’? ”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专注移民海外置业出国留学论坛
全国免费热线电话

400-1234-550

周一至周日9:00-23:00

反馈建议

webmaster@ibeifeng.com 在线QQ咨询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Powered by 出国留学网 陕西网络推广公司 提供动力 陕西网络公司© 2001-2024 出国网